湖南法治報訊(全媒體記者 雷昕 通訊員 聶盟 吳瑩 代杰 唐萌)6月18日23時,常德石門磨市鎮,暴雨如注、山路漆黑。鎮紀委書記彭安安率隊巡查途中,前方山體轟然塌方,泥石將道路攔腰截斷。“快排查險情!”他立即下車,踩著沒過腳踝的泥水,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塌方點靠近。車燈光中他一邊勘察塌方面積,一邊組織隨行干部及周邊車輛避險。
石門蒙泉鎮紀檢監察干部(左一)查看水庫溢洪道是否暢通,有無雜物堵塞。 湖南法治報通訊員 唐萌
當歷史罕見的暴雨席卷沅澧大地,常德市紀檢監察干部以監督員和戰斗員的雙重身份,在洪峰浪尖筑起守護生命的鋼鐵防線。“防汛部署到哪里,監督就必須跟進到哪里!”面對突破歷史極值的強降雨,市紀委監委堅決扛牢政治責任,研究部署防汛監督,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監督的探照燈始終聚焦監測預警、風險防控、應急準備等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要害環節。
19日深夜,桃源縣紀委監委干部直插防汛一線。“水庫水位多高?風險預案在哪?”“物資儲備足嗎?值班如何安排?”觀音寺鎮會人溪電站大壩,縣紀委監委與鎮紀委組成的聯合督查組在發現大壩內隨浪卷來的大量漂浮物清理不及時,可能會對大壩行洪泄洪安全造成影響后,隨即將問題反饋至縣水利局,當晚便整改到位。針對水庫河流眾多、防線綿長的巨大壓力,縣紀委監委自入汛以來便聚焦防汛物資儲備、災害監測預警、風險隱患排查等重點工作。做實日常監督,參與排查關鍵點位90余處,推動整改問題18個,確保310座水庫、138條河流、99公里沅水岸線處處責任到人。
20日凌晨1點30分,桃源牛車河鎮村道上3束手電光劃破暗夜。鎮紀委書記陳天煌與兩名村干部再次前往4戶已轉移的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重點戶家查看,“我們再去已轉移的群眾家中看看,防止出現轉移后返回的情況”。而在石門,雁池鄉重復橋村低洼民宅面臨洪水倒灌,鄉紀委書記吳財勇巡查發現險情,趕緊跑進群眾家中:“大爺,水要漫進來了,我幫您把雞籠搬上樓!”俯身扛起雞籠,又協助轉移貴重物品,直至險情解除。暴雨與黑夜交織的最險處,紀檢監察干部的身影是一面不倒的旗幟。
從桃源到石門,常德市322名紀檢監察干部在滂沱大雨中化身為移動的監督哨與堅實的戰斗堡壘,用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的誓言。“防汛救災事關重大,容不得半點閃失。”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緊盯監測預警、隱患排查、應急響應、物資調配及資金發放等關鍵環節,強化全周期、嵌入式監督,以鐵的紀律筑牢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銅墻鐵壁。”
風雨未歇,監督常在。常德紀檢監察干部以血肉之軀和紀律鐵規在洪峰浪尖鑄就雙重堤壩,正牢牢守護著這片土地與人民的安寧。
責編:梁原
一審:梁原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